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人的撤呼吸机策略有哪些?

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人机械通气治疗的撤离是一个较困难的间题,因为这些病人往往具有较高弹性和气道阻力负荷增加。而且,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人常可能同时伴有一些非呼吸系统疾病,如冠状动脉疾病、左室功能不全、营养不良、医源性损害如镇静药残留、容量负荷过大以及酸碱平衡失调等。
解决呼吸机撤离困难的原则是尽早撤机、避免有害并发症的发生。需引起重视的因素有三,首先应避免碱血症,碱血症存在时不能撤机,但呼吸性酸中毒和二氧化碳潴留可在较低VA时撤机。其次要避免过量应用镇静药,主张使用短效制剂如丙泊酚.第三,在撤机过程中,呼吸功一定要减小。给予病人足够的潮气量保持充足的通气支持以使病人的呼吸频率<30-35次/min.
在诸多撤机方式中,究竟哪个更具优势.目前尚无统一足论。一般多选用IMV,逐步减少IMV次数,每次下调1-2次/min,下降至IMV5次/min以下,若病人耐受良好常为停机的指征。无IMV装置的呼吸机,最好白日间断脱机,夜间人工通气,待能自主呼吸
2-3h后二氧化碳分压不上升多数可停机成功。停机保留插管,给予吸氧及湿化。功能完善的呼吸机可用T型管呼吸让病人觉得还有呼吸机支持.实际是自己呼吸,称为试验性自主呼吸。只要病人无不适,便可考虑采用此措施,可作为停机前的最后一个试验。实施时应考虑加用低水平压力支持来克服气管导管内阻力,以及加用外源性PEEP来减少触发呼吸机所需的肌肉作功.
另外,拔管并应用家用呼吸机无创性机械通气为新的撤机策路.据报道已成功用子COPD,撤机成功率,即拔管后呼吸衰竭应用飞利浦伟康呼吸机无创通气的成功率近80%.

标签:
TAG列表: